米乐黄河滩区用上地源热泵,干净暖和还经济

米乐“快点进屋,屋里暖和,外面太冷了。”12月21日上午,泰安市东平县银山镇耿山口社区,丁礼芹和王井莲老两口热情招呼记者进屋。

老两口家住4楼,面积80多平方米,屋内沙发、电视机、饮水机等一应俱全。记者看到墙上挂着的温度计,显示室内温度是23摄氏度。与室外零下12摄氏度相比,室内温暖如春。

“自从搬上楼,冬天家里的温度都在25摄氏度左右。以前自己家烧锅炉,又是拿煤、又是除灰,一到冬天就发愁。现在集中供热真是好,咱也省劲儿,家里也暖和。”丁礼芹打开了话匣子。

丁礼芹所在的耿山口社区,是我省第一个搬迁的黄河滩区社区。2017年,耿山口全村搬进新社区,每栋楼都安装了电梯、中央空调、天然气。

社区所有居民楼统一采用地源热泵供暖。“作为清洁能源的一种,地源热泵是一种以电代煤的设备,除供暖外,还可以供生活热水、夏季制冷,具有安全清洁、温度稳定、可持续利用等优点。”耿山口村党支部副书记耿进周说,凭借节能高效的运行方式和一机多用的优势,地源热泵相比传统的空调、锅炉采暖、电采暖等设备,全年费用至少节省40%。

耿庆君一家在温暖的房间里吃午饭。

安全便捷的取暖方式正悄然改变着耿山口社区居民的生活。“以前烧煤,一氧化碳报警器时不时响起,用起来心惊胆战。”社区居民耿庆君说,以前为了让家里的老人温暖过冬,他常常起夜三四次,给炉子添炭。现在,晚上给空调设定好温度、时间,他就能安心睡觉了。

“最重要的是,不烧煤了,也就没有一氧化碳中毒的危险,在外上班的儿女们也不用跟着担心了。”耿庆君乐呵呵地说。

除了干净卫生、安全便捷外,老百姓最在意的还是经济账。耿庆君算了一笔账:以前,过冬买煤要花几千元;用上清洁取暖后,村里给补助一部分,100平方米的房子取暖费不到2000元。

“现在,社区里再也看不到柴火垛和煤灰堆了,村民们都很认可这种暖和、卫生、方便、便宜的清洁供暖方式。”耿进周说。

(大众新闻客户端 曹儒峰 通讯员 井凤翔)

米乐什么是地源热泵?挖口井就能代替空调实现冬暖夏凉,怎么做到的?

米乐不需要空调和暖气,仅靠地球内部储存的热量,就能提供供暖和制冷的装置。

“地源热泵”究竟是如何工作的?

地源热泵系统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分别是室外地能换热系统、水源热泵机组系统和室内空调末端系统。

首先,在地下40-100米的深处钻一口井,将循环管道系统埋进井内与室内外机相连。而它的工作原理也非常简单。

由于地层浅表区的温度比较稳定,在10-16℃之间。所以就可以利用这一稳定的地下温度,为室内提供更加舒适的温度环境。例如,冬季室内需要供暖,地源热泵系统的蒸发器就会从浅表水层或岩土体层中吸收热量,并通过热泵循环,再由冷凝器提供热水向建筑室内供暖。

而当夏季需要制冷时,地源热泵系统的蒸发器,就会吸收建筑物内的热量。同时再由冷凝器通过与地下水的热交换,将热量排到地下,从而达到建筑物室内制冷的效果。

整体看下来,虽然它的安装比传统的中央空调要复杂一些。但是由于它的主要运作系统安装在地下,所以就避免了室外自然环境的影响。

并且,它全程利用的是地下土壤,或者地下水的蓄热蓄冷能力,能够在一年四季中形成一个冷热循环,也更加环保一些。这冬暖夏凉的特性堪比农村的窑洞了。

说到这,那窑洞又是怎么保持冬暖夏凉的呢?

其实这主要还是因为其独特的建筑结构,和地理环境。窑洞常见于我国陕甘宁地区,因为这里拥有着厚重的黄土墙壁,是修建窑洞的最佳位置。例如2024年河南春晚的三门峡地坑院,就是典型的窑洞居住形式。

除此之外,再搭配上圆拱形的屋顶,不仅能够有效地隔绝外部的冷热空气,还能起到很好的隔热性能。观察窑洞整体,会发现它只有洞口直接与外部接触,这样的设计能够使窑洞内部的气温变化,比外部的气温变化慢一些。

在寒冷的冬天,窑洞内的温暖不易流失。而在炎热的夏季,外部的热空气也难以进入窑洞内,从而使得窑洞保持冬暖夏凉。

其实,除了窑洞外,古人早已将冬暖夏凉的秘密藏在了古建筑上。古时候人们还不懂得地球围绕着太阳转,但是根据不同时刻太阳照射的角度,工匠们发现了一定规律。并根据照射角度的规律,建造出了皇宫的屋檐。

能够在夏至前后,使屋檐遮蔽阳光。而到了冬至前后,阳光就会照满厅室,使房间内有冬暖夏凉之感。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

最后,还想跟大家分享一种,跟窑洞类似的避暑方式,那就是傣族等少数民族使用的竹楼。作为傣家的标志民居,竹楼通常为两层或两层以上,由于底部不接触地基,再加上竹子本身的材质,使人们在内部能够感受到凉爽。

米乐辽宁省将建东北最大地源热泵清洁能源供应示范基地

米乐3月28日,据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消息,今年辽宁电网将在综合能源服务方面创新拓展,与国内地热能清洁能源领军企业合作打造一流清洁供暖品牌,在辽宁省建设东北地区最大地源热泵清洁能源供应示范基地。据介绍,国网辽宁综合能源公司将与国内浅层地热能清洁能源领域的领军企业合作,利用相关先进技术,依托电力大数据和云服务平台,为辽宁企业和城乡各类用户提供绿色集中供能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年内预计建设100万平方米以上的清洁能源供暖项目,全力服务清洁能源强省建设。(辽宁日报)

米乐预见2023:《2023年中国地源热泵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前景等)

米乐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华清安泰(832326.OC)、欧森纳(831870.OC)、四联智能(430758.OC)、卓成节能(871592.OC)等

本文核心数据:地源热泵供暖制冷建筑面积;地源热泵装机容量;地源热泵容量市场规模

行业概况

1、产品定义与分类

地源热泵是指利用地球表面和地下浅层水源和土壤源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采用热泵原理,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

根据“地热交换”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主要分为土壤源热泵、井水源热泵和地表水热泵三大类。

2、产业链剖析:产业链参与主体多元化

随着国内地热能源开发利用逐步推进,地源热泵需求也随之快速增长,相应地推动地源热泵产业链相关环节的进一步发展。

从地源热泵产业链环节来看,上游核心零部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或节流阀等,代表企业有英华特、凌达压缩机、伟星新材、公元股份、金牛管业等;从产业链中游来看,包括地源热泵主机制造、地源热泵系统集成、地源热泵安装调试服务等,代表企业有天加能源、格力电器、永源热泵等主机制造商,以及伟业地热、中能建地热、科创蓝等系统服务商;从产业链下游来看,应用领域包括民用住宅、商业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整体来看,地源热泵产业链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特征明显。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正处于平稳发展阶段

1997年,中国政府与美国政府签署了能源效率及可再生能源利用合作协议书,地源热泵成为了中国政府引进并推广的国际先进建筑节能技术之一,由此开启了国内地源热泵行业的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国内地源热泵技术理论和实验研究活跃发展,行业发展政策和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推动地源热泵技术应用逐渐成熟;2016年以后,相关补贴政策逐步取消,地源热泵技术缺陷、运行费用高等问题日益突显,行业增长放缓,市场趋于理性。但随着国内地源热泵技术不断更迭改进,“双碳”目标下的绿色建筑政策持续出台,地源热泵市场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行业政策背景:因地制宜成为行业发展“主旋律”

当前地源热泵技术研发、产品制造行业的发展动力主要是国家对地热能、环保节能产业的重视以及一系列可再生能源产业政策的驱动。2017年发布的《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是我国首个地热开发利用专项规划,提出到2020年,地热供暖(制冷)面积累计达到16亿平方米,地热发电装机容量约530兆瓦;《“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积极推进中深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全面推进浅层地热能开发,因地制宜推动地源热泵技术应用。

行业发展现状

1、地源热泵供暖/制冷建筑面积超9亿平方米

根据自然资源部资料,全国地源热泵行业供暖/制冷建筑面积从2010年的1亿平方米左右,高速增长到2020年超过8亿平方米,年均复合增速达超过20%,为我国节能减排、打赢蓝天保卫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根据《“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将新增地热能建筑应用面积1亿平方米,平均每年有2000万平方米的新增需求,据此测算2022年全国地源热泵供暖/制冷建筑面积超过9亿平方米。

2、地源热泵装机容量超过2.7万兆瓦

从装机容量规模来看,根据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资料,过去20多年,中国地源热泵呈现高速发展态势。2000年全国地源热泵的装机容量不超过10兆瓦,2010年超过4000兆瓦,到2015年超过1万兆瓦。根据国际地热协会(IGA)数据,2020年中国地源热泵装机容量超过2.6万兆瓦。参考地源热泵供暖/制冷建筑面积增速测算2022年中国地源热泵装机容量超过2.7万兆瓦。

3、地源热泵容量市场规模超600亿元

基于“地源热泵供暖/制冷建筑面积*单位面积投资成本(参考招投标平均价格)*地源热泵购置成本占系统项目(包括设计、设备、辅材、打井、安装、售后等)比重=地源热泵设备市场规模”公式,测算得到2022年中国地源热泵容量市场规模超过600亿元。

行业竞争格局

1、企业竞争:参与者众多,市场充分竞争

目前,国内地源热泵市场参与企业众多,企业类型多元,市场充分竞争。市场竞争企业主要分为四大派系:空调系统制造企业、能源/建筑等综合型企业、新能源供热供冷技术服务企业以及专业地源热泵生产及技术服务企业。

2、区域竞争:北京地区的地源热泵行业领先企业分布较多

根据中国地热产业工作委员会发布的《2018-2020年度中国地热行业20强企业榜单》(注:截至2023年6月暂未发布最新榜单),统计“主机生产二十强企业”和“系统集成二十强企业名单”中的行业领先企业所在地得到,北京地区的企业最多,占比超16%,其次是江苏、山东、上海、河北等地,上述地区的地源热泵米乐行业主要企业分布较为集中,市场竞争激烈。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预计到2028年中国地源热泵行业容量市场规模超过750亿元

根据《“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将新增地热能建筑应用面积1亿平方米,考虑到随着技术发展及应用逐渐成熟,地源热泵的单位投资价格有望逐渐下降,测算到2028年中国地源热泵行业容量市场规模将超过750亿元。

2、未来将积极发展地埋管地源热泵、地表水源热泵,稳妥推广地下水源热泵

地源热泵行业的发展与地热能的开发政策息息相关。根据《“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地埋管地源热泵、地表水源热泵,稳妥推广地下水源热泵,重点开发地区以及发展重点如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地源热泵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